科學實驗

真相在這裡!|科學家告訴你:為什麼寶寶半夜不睡覺一直吵?

對於剛有小寶寶的父母親而言,睡眠不足絕對是新手爸媽必須經歷的過程,因為嬰兒時常容易在半夜不睡覺,這件事也讓父母親非常頭痛!但是根據國外《Buzzfeed》知名網站發佈的消息,有兩位專家表明,其實寶寶半夜不睡覺是一件正常且好的事。想知道原委的父母們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寶寶半夜為什麼會醒著?其實,醒著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根據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嬰幼兒健康和心理發展教授彼得 (Peter Fleming) 指出,嬰兒夜晚應該要睡覺的觀念,其實是20世紀的新觀點,有時候,讓他們半夜醒著反倒是較符合自然的現象。

他表示:「嬰兒生理上,本就無法長時間處於睡眠狀態,而且對他們也不好。甚至也從沒有研究證實指出,嬰兒要睡久一點或持續睡眠會對他們比較好。但相信大多數的父母知道這事實後並不會太開心吧。」

▼即便是成人,也沒人可以睡足一整晚。

美國聖母大學心理學教授表示,很多人一般的認知是晚上都應睡足8小時,事實上,成人⼀個晚上也會多次中斷睡眠而起床,只是我們都不記得罷了。若是追溯到人類歷史的話,其實採集狩獵時代時,人類⼀天只會睡上2小時而已,而現在我們有這樣的睡眠習慣,都是漸漸因應環境而改變成的。

▼人類出生時比其他動物的發展更不完全,因此更需要親密接觸。

相較起其他動物來說,人類出生的時候發展較不完全,因此,他們會需要更多的親密接觸或者是所謂「人體外的子宮」來加強安全感。由於人類的寶寶出生時,發育狀況會比其他動物遲了9至18個月,像是其他動物能馬上學會站立、自食,但人類的寶寶卻必須受到母親的照護。因此,這也代表著寶寶身體機制根本沒有發育完全,本來就會需要額外照顧,例如一個「母體外的子宮」或是個「巢」。

▼夜半多次起床的寶寶其實比較聰明、心理狀況也較佳。

其實,半夜常會多次起來或睡不著的寶寶與高智能發展是有相關連結的,另外若寶寶與父母有較多親密的關係或需求較大,那也代表寶寶有較多的同情心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甚至較善良。還有一項研究也顯示,寶寶還會有更好的認知能力,且較少的抑鬱傾向。

▼寶寶的睡眠週期更短。

成人的睡眠週期傾向為90分鐘,然後就會自動醒來,接著再繼續沉睡,所以事實上我們一晚約會醒來2至3次,但寶寶的睡眠週期則是60分鐘,所以寶寶容易在夜晚醒來或騷動、睡不著都是很正常的狀況,只是他們不會像成人可以自行繼續睡覺,所以父母就必須再次安撫他們入睡。

▼寶寶真的非常需要父母的安撫。

根據2011年的一項研究,若相對父母與跟寶寶間的壓力關係,只要父母照顧寶寶的壓力下降,這時寶寶的壓力感反而會上升,寶寶心理反應會出現奇妙的現象,他們可以感受到體內的壓力激素分泌增加,而這時候便渴望父母可以安撫他們,同時也在訓練自己讓壓力反應可以保持在平穩的狀態。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安撫他們,寶寶的交感神經就會發出警訊並告知父母:我要快點得到關注!(例如出現哭鬧表現);若哭鬧沒有得到回應,寶寶的副交感神經神經系統就會有所反應,導致身體僵硬甚至暈倒。

▼寶寶會挑白天睡覺、晚上醒著,以確保得到父母十足的關注。

基本上,寶寶喜歡白天時睡覺,而晚上6點到深夜這段時間他們則會醒著,然而照生物學而言,這樣的行為對寶寶來說很有優勢,因為這段時間中他們可以得到兩大照護者最多的關注,且相當合乎生物理論,只是不太符合21世紀的現代人作息罷了。

▼寶寶不該與父母分開,即便是分房睡也不合適。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嬰幼兒健康和心理發展教授彼得 (Peter Fleming)表示:「如果我們回到人類生長歷史上,會發現寶寶無時無刻都想與母親有最親密的接觸。而有證據顯示,嬰兒猝死症的高風險原因多是父母和嬰兒分房睡的狀況下發生的。」

▼寶寶若無法獲得親密接觸,他們會感到難過。

彼得教授也表示,父母與嬰兒在同一張床上睡覺的習慣非常普及。專家說,雖然難要求工作上班的父母跟與寶寶一同睡覺,但可以適度妥協和調整方式,例如當他們跟寶寶相處時,應盡可能保持親密互動。

總歸來說,寶寶會在半夜醒來示很正常的狀況,只是父母照顧起來絕對是耐性上的考驗。專家呼籲大家:「社會變化遠比生理的變化還更快,但生物上的演變需要50萬年才會再改變,無法在短時間內轉變,尤其是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的時候。」

就目前人類社會的生活型態來看,讓寶寶夜晚不睡覺或與他們一同睡覺,雖很不合乎現代人期待,但是以長遠而言,這背後對寶寶的意義和健康會有很深遠的影響。

圖片來源:Google
本文由科學最前線原創撰稿,勿任意轉載 
合作提案請私訊 科學最前線 粉絲團

Ch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