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在孩子幼小時,會覺得帶他們出外旅行非常累,因為父母認為孩子根本什麼都記不住,而且隨時可能吵鬧不停或不適應外面的環境,於是便放棄帶孩子外出體驗的機會。不過,有科學實驗發現若孩子的生活充滿豐富的玩樂活動,他們的大腦發育則會出現很不同的變化,那些回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都會給他們很大的能量!
網路上有一位母親分享了自身與孩子多趟旅行的經驗,她認為儘管只是破碎零散的回憶,但對孩子成長的過程而言,會帶給他們很大的能量。後來,美國生物學家Mark Rosenzweig的科學實驗更證實了她的觀點!
於60年代時,美國生物學家Mark Rosenzweig進行了一個研究實驗:
他把基因資質相同的老鼠分做三組試驗,第一組放進一般的鐵籠中生活;第二組放進光線昏暗且不透明的籠子中生活;第三組則放進寬敞、光線充足、設備齊全且玩具豐富的籠子中生活。在幾個月之後,明顯地發現,第三組老鼠表現的聰明、好動,第二組老鼠則顯得非常呆滯、無感;甚至解剖後發現,前者「大腦皮質層」的厚度、蛋白質含量、細胞大小等方面,相較其他兩組的老鼠都要更好。
實驗結果即是提供所有父母關注孩子成長中,能夠作為依循參考的方向:即便資質相同的孩子,但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大腦發育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然而,孩子挖土玩沙、觀察花草蟲魚,感受各種變化的大自然世界,所有旅行和外出活動都能給予孩子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
那位很喜歡到處旅行的母親,自從有第一個孩子之後,都會規劃成親子之旅;孩子六個月時,全家人第一次坐飛機去中國成都,一歲半時,他們搭了十多個小時的車去中國廈門,而三歲時,中國華南、港澳已經全部玩過一遍。
母親猶記女兒在一歲半時,曾在鼓浪嶼第一次喝到椰子汁時,突然表達說:「像優酪乳一樣!」而帶弟弟們二歲多時去到上海,一家人下榻在第47層高的飯店,孩子站在落地玻璃窗邊往下看,見到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時,便驚呼地說:「汽車都變得那麼小、那麼小,像小蟲一樣。」女兒二歲多去濟州島玩時,第一次看到海女撈貝,後來某次去泡溫泉,她不小心沉入池子裡,等爸爸媽媽把她帶離出水面時,女兒竟笑嘻嘻地說:「我是海女!」
這些都顯示著,孩子不僅會將已得到的認知記憶賦予故事性及想像力,也似乎會自動把過去經驗與現在所碰到的事情做出情感的連結,體現了「見多識廣」的成長思維。
當然,很多人也很不解,為什麼帶孩子去旅行那麼累,且他們又什麼都不懂,到底有什麼意義呢?那位母親雖不懂給出一個合理的科學解釋,但她依舊堅持那些美好的回憶絕對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
其實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的成長旅行都會不一樣,在三歲之前,他們主要靠「體驗」去感受世界並在玩耍中學習與成長;到了四歲之後,他們開始懂得「解讀」符號;六歲開始,孩子便可以藉由閱讀來學習更多知識和理論,他們會自己建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將書本知識及生活經驗兩者相互結合和連結,使自己可以將所學到的東西更深刻地印在腦海中。
也就是說,儘管帶只有兩三歲的孩子出外旅行,其實根本不需要任何明確的目的,父母只要陪著他們一起玩耍就足夠,那些生活中零散、片段的感受,將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而且,孩子對於三歲前的記憶其實是有的,那些記憶還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那位母親分享說,女兒八個月時第一次喝了羊肉湯,喝了一口便興奮地抱著碗不放手,後來她八歲時,竟然還記得那段往事;即使她曾忘記某些回憶,但爸爸媽媽多次敘述給她聽並拿照片給她看,她的記憶又會浮現。如此現象,同樣有科學根據可證實:德國的腦神經學教授和醫生展示過一張磁共振圖表示,所有訊息經過四天的強化後,腦神經會呈現活躍的狀態,若不再強化它的話,到了第八天時,腦神經則會趨於退步。
所以,若是父母親希望讓孩子記得某件事時,可以在適當的時機提醒孩子那件事情,就如旅行中的體驗和感受,也能在不斷的回憶過程中,逐漸變成他們的長期記憶,儲存於孩子儲備的知識體系之中,這些知識體系都能讓孩子在未來更加獨立、更加自主。
圖片來源:Google
本文由科學最前線原創撰稿,勿任意轉載
合作提案請私訊 科學最前線 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