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哪個自己?是那個勤勉不懈、負責到底的你,還是樂觀開朗、積極進取的你,或是從容不迫,心思靈敏的你?你討厭哪個自己?是那個悲觀消極、懶散拖延的你,或是汲汲營營的你?喜歡或討厭哪個自己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過得開心,是否瞭解自己。
小雅在電子業客訴部當客服人員已五年多,敬業的她,對於服務業滿腹熱忱,即便遇到不講理的客人,也能秉持著耐心去說明解釋。在同事間,小雅是個開心果,常常為大家帶來歡笑。對於能帶給別人歡樂與舒服的感受,小雅感到樂此不疲。最近三個月,公司業務量變大,小雅需要常加班,因此整個人精神變得較緊繃,情緒也變得不穩定,下班後反而沒有比較放鬆的感覺,睡眠品質也變差了。即便假日跟朋友約去唱歌,也無法像之前那樣有開心的感覺……
「醫師,我覺得自己最近的情緒怪怪的,好像面對很多以前感到開心的事情,都無法開心起來了……」小雅憂愁地說道。
我向小雅瞭解她最近的狀況,她提到最近幾個月工作變忙後,情緒較緊繃、睡眠容易中斷,白天也容易感到疲倦,這跟過去的她不太一樣。小雅認為過去自己即便工作壓力大,也能讓自己有效率地去面對,休息時也能好好休息。但這次的狀況是連休息時都覺得無法放鬆,並且容易感到煩躁。
「聽起來妳最近面對壓力時,似乎比較難以排解。妳覺得自己的個性是怎樣的呢?」我問。
「我覺得自己蠻開朗的,常常開心地哈哈大笑,朋友們也覺得我是開心果,有我在的地方就蠻歡樂的。」小雅回想說道。
「那這次妳遇到工作壓力大的狀況,有跟朋友們訴苦嗎?」我問。
「沒有,我不太習慣跟朋友分享煩惱的事情,怕把負面情緒帶給他們。」小雅說。
「這樣的話,若妳有不好的情緒,都是自己默默地承受嗎?」我問。
「嗯嗯,從小到大,我幾乎都不太跟別人說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可能不想讓別人擔心我吧!」小雅若有所思地回答。
「感覺妳承受了不少自己的負面情緒,卻又不懂如何表達。」我說。
「聽醫師這麼說,我覺得好像有這麼一回事。我的哈哈大笑好像是一種習慣,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在笑什麼,似乎就是怕別人知道自己不開心。」小雅神情落寞地說道。
「那這些負面情緒反而會因為妳的﹃若無其事﹄變本加厲地影響妳喔!」我說。
事實上,負面情緒不會因為我們的漠視而消失。當我們意識到負面情緒時,難免會受到影響,可能想法會比較負面,做事比較沒動力,表現會比一般的狀況再差一點。這時,若我們硬是不讓負面情緒顯現出來,強迫自己正面思考、哈哈大笑,硬是勉強自己去做很多事,反而會有更多壓力傾巢而出,這些壓力來自於未被釋放的負面情緒與對此的壓抑。
若是我們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可能會覺得自己正在扮演另一個人,雖然辛苦,但因為無法接受負面的自己跑出來,於是將持續扮演看似樂觀的角色,直到原本的自己被擠壓到心裡的角落而失去平衡,漸漸地也失去了生活重心,找不回迷失的自己。
為了保留自己的完整與不迷失自我,面對負面情緒時,我們需要的是不逃避的勇氣與讓自己緩和的彈性。接受自己可以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脆弱、憤怒、哭泣等等負面的情緒。我們可以試著不去擔心別人如何承擔自己的負面情緒,接受自己可以有短暫的「擺爛」,不用總是表現出理想的樣貌,讓自己感受真實的「不爽」,不需要去說服自己「我要好好的」。
該哭泣的時候就好好地大哭一場,就像大笑一樣,不需要有所保留。適時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別被外界環境或步調打亂了原本內心的節奏。
在既有的社會文化中總是存有某些道德標準與評定一個人的種種價值觀,這些道德標準與價值觀世世代代沿襲著,像是「家醜不可外揚」、「要正面思考,不可悲觀消極」等等,不知不覺地滲透到我們的思想中,習慣讓自己表現出「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例如:「符合父母期待的小孩」、「成為同事間的好夥伴」、「值得老闆期許的好員工」、「男友/女友眼中的好女友/好男友」,又或是好太太、好媽媽、好媳婦這些角色。
但我們想要把愈多角色扮演好,就愈容易失去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讓原本的自己忙得不可開交,但又不知道為誰忙,為誰辛苦。這時候,常常會覺得情緒緊繃到無法開心,不知道人生意義為何。卻又在內心深處,有個「理想的自己」在跟「真實的自己」拔河。若「理想的自己」一時占上風,在現實幻滅後會讓真實的自己受到強烈打擊,因為過去長期要維持「理想的自己」,早就讓自己處於過度緊繃的狀態,若再深受現實破滅的打擊,就容易產生身心失衡的問題。
「嗯嗯,原來是這樣,我前陣子還曾經在大笑過程中不自主地流下眼淚,朋友們還以為我笑到流眼淚,但其實我是真的好想哭,我對自己那時候的反應很驚訝,覺得自己情緒失調了,無法理解為何正在大笑中的自己會想哭,可能是無法再掩飾了吧!」小雅回憶地說道。
「聽起來妳的『真實自己』已經在跟妳抗議囉,希望妳好好重視她,讓她可以出來透透氣並且說說話。」我說。
「唉∼真的是這樣,過去我太想在別人面前維持自己好的一面,以至於很多自己的感受都被我壓抑或忽略掉了,這樣讓我覺得壓力很大,而我卻用大笑來帶過我的壓力與情緒,以為這樣就會沒事。」小雅感慨地說。
為自己而活,做真實的自己,才能感到真正的開心。做理想的自己,雖然可能會得到不少別人或社會的肯定讚許,獲得了「表面」的開心,但若沒跟真實的自己取得平衡,就會變成為別人而活,這樣的人生就失去意義了。
▲本文節錄:【心好累:抗壓力太強反而會生病,精神科醫師教你不再被壓力擊垮的30個練習】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