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怪怪

有數字感的人為什麼拿高薪|為何1986-2015年間,歌曲前奏長度縮短了78%?

有數字感的人為什麼拿高薪?現在的單曲排行榜是怎麼算出來的?若要串流一首歌,你要先登入Spotify 之類的平臺,再點選播放。目前在排行榜的彙編過程中,150次個人串流算是1次銷售,所以假如一首歌在各平臺獲得150,000次串流,它在排行榜內的銷量就是1000(150,000÷150)。

我是在1990年代長大的,而且又很熱愛數字與排行榜,所以我每週五晚上都會準時收看《熱門金曲》(Top of the Pops)。它是音樂排行榜節目,會倒數暢銷音樂單曲直到第一名公布。在1990年代,音樂是錄製成錄音帶、CD 與黑膠唱片發售的,因此可以直接計算唱片銷量與預購排行榜。當新的音樂串流服務越來越普遍,音樂排行榜就必須納入線上串流的數據了。

全球賣得最好的實體單曲,第一名是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於1942年推出的〈白色聖誕〉(White Christmas),以5,000萬張穩坐榜首;第二是艾爾頓.強(Elton John)於1997年推出的〈風中之燭〉(Candle in the Wind),共賣了3,300萬張。由於銷售量現已從實體逐漸轉為串流,因此這兩項紀錄目前很難被打破。

那麼現在的單曲排行榜是怎麼算出來的?若要串流一首歌,你要先登入Spotify 之類的平臺,再點選播放。目前在排行榜的彙編過程中,150次個人串流算是1次銷售,所以假如一首歌在各平臺獲得150,000次串流,它在排行榜內的銷量就是1000(150,000÷150)。

當然,數位下載與實體銷量還是會算進總和,但這兩個數字正在逐漸減少,因為串流正持續成長中─在2017年1月之前,串流對銷售的比例才100:1。英國的官方榜單公司(Official Charts Company)會持續調整這個比例,以反映串流的崛起。2014年,每週串流次數為2億7,500萬次,然而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高達9億9,000萬次,並且持續增加中。

2018年7月,官方榜單承認了YouTube 等平臺的MV(musicvideo,音樂錄影帶的縮寫)崛起,因此利用免費服務(附廣告)播放的話,每600次播放算1次銷售。如果利用付費服務播放的話(例如Spotify Premium 的影片),每100次播放算1次銷售。

排行榜幕後的數學家

專輯的排行榜計算又有點不一樣。我最初購入的專輯之一,是英國綠洲樂團(Oasis)於1994 年推出的《晨光榮耀》((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如今,每次一首專輯曲目(例如〈依戀〉﹝Wonderwall﹞)被串流的時候,它就會算進那張專輯的銷售紀錄。2015年,一張專輯被播放1,000次,等於該專輯的1 次實體銷售或1 次下載。

聽過音樂的人都知道,有些曲目的串流次數會遠比同一張專輯中其他「充數」的曲子還多。就拿《晨光榮耀》這張專輯來說好了,〈依戀〉的串流次數一定比另一首充數的〈她在放電〉(She’s Electric)還多。

專輯排行榜與單曲一樣,官方榜單公司會持續重新評估其計算方式。為了避免〈依戀〉這類熱門歌曲扭曲數據,他們擬出一套系統,替專輯的頭兩首主打歌「降低權重」。串流網站的現行趨勢,是讓消費者能夠一再聆聽他們喜歡的歌。因此官方榜單公司,先算出該專輯所有曲子(除了頭兩首主打歌)串流次數的算術平均數,接著將頭兩首主打歌的串流次數,各自降低至後十首歌的平均數

最後他們會求得總串流次數,再除以1,000(此時尚未加入數位專輯下載次數與實體銷量)。前面提過,單曲的串流對銷售比例已從100:1調整至150:1,我想之後專輯的比例也會從1000:1調整到1500:1或2000:1。不過,排行榜幕後的數學家必須處理的串流扭曲,可不只以上這些。

1990年代,只要布萊恩.亞當斯(Bryan Adams)、三溼樂團(Wet Wet Wet)等歌手雄踞榜首10 週以上,鐵定會上電視新聞的。但現在,就算一首歌持續奪冠好幾週,也不會有主流媒體報導。不過,英國的排行榜歷史,在2017年3月產生了無法逆轉的改變─附帶一提,此時劍橋大學的沃爾森學院(Wolfson)與伊曼紐爾學院(Emmanuel)正在《大學挑戰賽》廝殺中,而我對上了孟克曼(見第6章)。

用數學符號命名專輯獲得關注

言歸正傳,當時的創作歌手紅髮艾德(Ed Sheeran)的專輯《÷》(沒錯,他居然用數學符號命名),當中16首歌竟然全部上了20大單曲排行榜(也就是說,排行榜裡頭只有4首歌不是出自這張專輯)!有些人覺得這讓排行榜成為笑柄─新人歌手根本不可能殺出重圍,獲得主流的關注。

現在官方榜單公司學乖了,串流次數的紀錄以每人10 次為限。而且他們在2017 年7 月也追加新規定:每位歌手最多只能有3 首歌登上百大排行榜。如果一首歌上榜很久,那它的串流對銷售比例就會增加為300:1(新進榜的歌則是150:1)。因此歌曲上榜越久,就會越快跌出前100

串流產業改變了流行歌的樣貌

理論上,這樣會讓前40 名出現更多歌手的名字。2016年王子(按:Prince,美國流行樂代表人物之一,專輯在全球銷售超過1億張)去世之後,他有6首歌出現在前100名─但採用新規則之後,就不可能再發生這種情況了。因此,只要任何代表性歌手過世─例如ABBA樂團、巴布.狄倫(Bob Dylan)、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依照現行規則,他們逝世後就無法像生前一樣雄踞排行榜了。從此以後,官方榜單幕後的數學家,將與渴望稱霸全球的歌手,展開永無止境的戰爭。

你可能會想說:「好吧,處理排行榜數據的人或許會影響排名,但他們一定不會影響音樂的內容。歌手還是會持續製作音樂,而我身為最終消費者,應該沒什麼影響吧?」呃⋯⋯這樣想你就錯了。串流產業的性質,以及為了功成名就而展開的戰爭,早已改變了流行歌的成品與樣貌

回想一下1980年代的經典流行金曲,例如老鷹樂團(Eagles)的〈加州旅館〉(Hotel California)、生存者樂團(Survivor)的〈虎之眼〉(Eye of the Tiger)。這些曲子的前奏都長達1 分鐘左右。但如果你看現在的排行榜,會發現大多數的曲子在幾秒內就開唱了,例如乾淨盜賊樂團(Clean Bandit)的〈搖籃曲〉(Rockabye),播放1 秒後就有歌聲!現實中的情況雖然有稍微複雜一點,但這種現象是有資料佐證的。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博士生胡伯特.李維爾. 高文(Hubert Leveille Gauvin) 做了一項研究, 發現1986至2015年間,歌曲前奏的長度縮短了78%,從20秒以上變成只剩5秒左右。

跟串流產業的性質有什麼關係?

假如一首歌在Spotify 播放的時間少於30秒,就不能算做「1次播放」,每週串流次數也就不會增加。因此歌手的壓力都很大,必須盡快拉住消費者,以免他們跑去聽別首──這等於是音樂版的「適者生存」。現在要跳過曲目比以前簡單多了,以前要快轉錄音帶,現在只要稍微點擊一下螢幕就好。所以作曲家與製作人在寫歌的時候,都會考慮到這一點。

現在人們聽歌單的次數跟聽專輯一樣多。因此在聽眾跳到下一位歌手之前,你只有一首歌的機會能爭取「1次播放」。串流排行榜背後的公式,以及Spotify 的「30秒規則」,等於提早讓「超長前奏」(1980年代風靡一時)走入歷史。實體的格式以及排名背後的數學,真的改變了內容。

▲本文節錄:有數字感的人為什麼拿高薪一書

| 核稿編輯:Zoe
本文由大是文化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文章由科學最前線整理製作,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誠徵專欄作家】你喜歡寫作嗎?你擅長用文字觸動人心嗎?《科學最前線》邀請對寫作充滿熱情,正經營個人粉絲團或部落格的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歡迎來信投稿科學實驗、生物驚奇、奇聞發現主題文章,並於文末附上100字內的作者自介。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科學最前線》FB專頁,快點把握機會點我投稿吧!

德克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