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

抗疫謠言|喝茶抗疫真與假?食品沒有治療效果,喝茶只能養生!

新冠狀病毒(COVID-19)肆虐,只要是與疫症有關的消息都引發不少人民的關注,近日網絡上就熱傳一份「喝茶可抑制SARS冠狀病毒」的論文,然而疾病管制署卻強調,茶是食品,並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專家表示,冠狀病毒以飛沫傳染,避免到醫院或人多的空間、戴口罩是最好防護,喝茶僅能養生、預防病症。在瘋狂喝茶之前,先看一看這次分享內容吧!

網絡上瘋傳的「喝茶抗冠狀病毒論文」,其實是 2005 年由「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所發表的研究論文,論述茶類抑制 2003 年肆虐全球的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能力。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有 80% 以上和 SARS 病毒相似,因此被認為這個論文的研究結果對預防武漢肺炎有效。不過疾病管制署及食藥署近日已經發文闢謠,茶類屬於食品,因此沒有治療疾病效果,此說法更沒有任何科學基礎證實有助治療武漢肺炎,呼籲民眾不要被誤導。


圖片來源:事實查核中心

這項研究是由徐祖安博士主導,目的在了解天然植物化合物中是否可能有抑制SARS冠狀病毒蛋白酶活性的物質,而冠狀病毒的蛋白酶是冠狀病毒複製過程中所需要的自身病毒蛋白。論文中指出,紅茶所含的單寧酸和茶黃素可以抑制冠狀病毒的複製,而抗氧化能力強的綠茶在抑制病毒複製方面的效果卻不如紅茶和普洱茶。亦因此不少人被誤導認為茶裡的「茶黃素」,可以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朝陽科技大學教授陳耀寬表示,「茶黃素(Theaflavin)」是茶葉發酵的產物,茶葉中的兒茶素聚合轉換為茶黃素和茶紅質,而這兩者在全發酵茶的紅茶含量高。不過,茶黃素會隨著紅茶的製作過程不同,而有濃度高低的差異,含量高的單寧酸和茶黃素就被認為可抑制病毒活性。

怎麼可以測試到茶黃素的高與低呢?陳耀寬教授表示,茶黃素是紅茶湯色亮的特徵,因此只要用吸管吸 1 c.c 茶滴在面紙上,面子上的茶色暈黃金圈顏色愈深黃,就表示茶黃素濃度愈高。雖然喝茶並沒有實際治療武漢肺炎的效果,不過秋冬季節各種病毒肆虐,適度喝喝紅茶其實也能起到養生、保養的作用。

專門研究茶的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的林志城校長表示,倘若接觸的病毒量少而個人免疫能力足夠,病毒並不會在體內大量複製導致症狀,而喝紅茶對於對抗腸病毒的複製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在「飲食健康管理」方面卻有弊處。由於含氟量較高的喝紅茶會影響吸收作用,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吸收機能通常比較差,若作為日常的茶飲也許會影響吸收技能。其實台灣的烏龍茶或東方美人這類半發酵茶,也含有一定的茶黃素,若不習慣或不能喝紅茶,也能多個選擇。

日本就曾有研究顯示,兒茶素雖然不像茶黃素那樣能夠抑制病毒複製,卻具有抗病毒和殺菌的主要功用。而輕發酵的綠茶和烏龍茶含有較多小分子兒茶素,因此不習慣喝紅茶或是習慣喝綠茶、烏龍茶的人,並不需要換茶喝,只要喝自己習慣的茶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飲茶是抑制進入消化道的病毒,但是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主要是經飛沫傳染,目前並沒有實際研究顯示喝茶的功效喔!大家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時,記得要戴口罩避免飛沫傳染,避免因為果粉恐慌而胡亂聽信謠言。如果有疑似流感或肺炎症狀應該儘速就醫,千萬、千萬、千萬不要妄想靠喝茶能夠消滅病毒!

文字編輯│Dion 核稿編輯│德克斯特  圖片來源│google
本文由科學最前線原創撰稿,勿任意轉載
合作提案請私訊 科學最前線

D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