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遺憾的臨終照護指的是能充分緩和病患的痛苦,使病患接受自己最後的生活,並讓家屬能抱著安穩的心情送別的逝去方式。想迎接這種美好的臨終,只要我們能理解病患的痛苦、實踐只有家人才能做到的安寧療護技術,就能讓對方展露人生最後的笑容、圓滿離開。
了解他的擔心,才能緩和他的病痛
人在邁向死亡時所面臨的痛苦,若沒有正確了解就無法解決、舒緩,很可能最後就無法挽救了。
處在痛苦中的病患,會希望他人了解自己的痛苦。例如罹患癌症的病患,雖然沒有食慾,還是會盡量吃東西。倘若周圍的人堅持要他再多吃一點,他的心情或許是「我都已經非常拚命了,還要怎麼多吃呢?」若支持他的人能學習一些知識,提供容易入口的水果給他,就不會造成他的負擔。
臨終時的痛苦有4種:
其中三項你得知道的安寧療護原則
從結論來說,幾乎所有餘命宣告都沒有根據。病患會說到四個月、半年、九個月等各種數字,但我們不知道是根據什麼基準得出這些數字的,大概都是醫師憑自身經驗推斷出來的數字。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指出,腫瘤內科醫師的餘命宣告只有三○%的機率會猜中。連專家猜中的機率也只有這樣,顯然餘命宣告幾乎沒有可信度。
而這些錯誤的宣告會給病患與家屬帶來什麼影響?如果宣告的剩餘壽命比實際長,所有人就會太過樂觀,可能到過世前都未能完成想做的事。我遇過不知道能不能活過一個月,卻被宣告剩餘壽命還有半年左右的病患,結果直到最後都沒有做好準備,在倉皇失措中過世。如果他們知道壽命其實更短,不就會更積極了嗎?
相反的,宣告的剩餘壽命比實際短,一開始受到的衝擊就會非常大。若是聽到這件事而變得積極,結果活得比想像中更長,說不定還能成為一樁美談,可是並非所有病患都如此。震驚過度而感到失落,不願將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物上,像這種病患也大有人在。簡略且最後還出錯的餘命宣告,只會帶給病患與家屬不良影響。
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選擇止痛藥前,還請事先與醫師確認。
醫療用麻藥可分成按時服用的長效藥與追加時才用的短效藥。短效藥的使用規則是,只要距離前次使用超過一小時就可以再追加。服用後至少要二十至三十分鐘才能見效,比起疼痛到了極點才用,儘早服用才能早點緩和痛苦,疼痛也不會變強。例如有些病患腰部不好,只要走動就會痛,難以長時間外出。這時只要在出門前先服用止痛藥,外出時就不會痛,長時間待在外頭也沒問題。
除了癌症患者外,所有人都應該要了解止痛藥的使用方法。有些人因脊椎彎曲而腰痛,有些人因風溼而痛,雖然每個人病症不同,但我都建議在疼痛開始前儘早服用止痛藥,這麼做一定能改善生活品質。
藥物雖可緩和疼痛與呼吸困難,但身體總不聽使喚,產生了是否需要照護的問題,這時,長照保險就派上用場了。長照保險分為與人有關的服務以及與物有關的服務。
與物有關的服務,具體來說就是照護用的床與床墊、淋浴用的洗澡椅或安裝於自家的扶手等,這些都能以很少的自費金額請政府代為準備;與人有關的服務,則分為:
再怎麼健康的人,總有一天都要面對死亡。所以我為了所有人撰寫這本書,希望各位能發揮自己的力量,幫助你自己以及身邊的人緩解臨終前的痛苦。
▲本文節錄:【不留遺憾的臨終照護:送走重要的人的方法,只有你能做到】一書
上稿編輯│德克斯特 圖片來源│網路開放資源
本文由出版社授權,勿任意轉載
合作提案請私訊 科學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