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最前線
我要投稿
  • 做實驗
    • 動物實驗
    • 科學實驗
    • 心理學實驗
  • 科技:發明
    • 醫學科技
    • 最新技術
  • 地球:自然
  • 奇聞發現
    • 社會人文
    • 生物驚奇
    • 奇奇怪怪
    • 歷史發現
    • 飲食新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科學最前線
  • 做實驗
    • 動物實驗
    • 科學實驗
    • 心理學實驗
  • 科技:發明
    • 醫學科技
    • 最新技術
  • 地球:自然
  • 奇聞發現
    • 社會人文
    • 生物驚奇
    • 奇奇怪怪
    • 歷史發現
    • 飲食新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科學最前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地球:自然

洛磯山脈「下塑膠雨」!|美國地質報告:雨水中竟含多彩塑膠微粒

by Chloe
2019-08-30
in 地球:自然
塑膠雨
10.9k
SHARES
17.1k
VIEWS
FacebookLINETwitterGoogle

地球污染問題到底有多嚴重了呢?從美國洛磯山脈下起「 塑膠雨 」的現象就可知汙染程度!依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分析報告,竟然就發現雨水樣本中含有多種顏色的塑膠微粒,而且到處可見它的存在,不只是雨水、海洋或河流中,甚至會隨著時間被分解成微小粒子並散佈於空氣中。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無法完全被分解的塑膠微粒竟然夾雜於雨水中,在美國洛磯山脈高海拔地區下起了可怕的「塑膠雨」!曾經也有類似報告指出,歐洲庇里牛斯山同樣發現了塑膠微粒的存在,不僅出現在英國部分河川湖泊,甚至在美國地下水也曾發現塑膠微粒,這意味著其微粒能夠隨風飄散至好幾百公里以外。

起初,美國地質學家韋瑟比(Gregory Wetherbee)採集雨水只是用來研究氮污染,未料研究結果竟出乎意料之外。韋瑟比(Gregory Wetherbee)針對洛磯山脈的雨水進行分析,而後發現樣本中竟含有淺綠、藍、白、粉、紫等多種色彩的塑膠微粒,而且根據報告顯示,這些塑膠微粒無處不見,它存在於海洋、河流、雨水以及地質當中。

韋瑟比(Gregory Wetherbee)表示:「最值得分享給美國民眾的消息是,地球上的塑膠其實比眼睛看到的要更多,它藏在雨水、冰雪或海洋,顯然成為了生態環境的一部分了。」然而,研究結果雖不在預料中,但事實上,這份報告與其他近期研究結果如出一轍。

雖然塑膠微粒的源頭難以追溯,不過賓州大學比蘭德學院研究學家梅森(Sherri Mason)表示,該污染現象就是源自於塑膠垃圾;曾有研究指出,90%的塑膠因沒有被確實回收,因而成了廢棄垃圾,而這些塑膠垃圾隨著時間久了,便會被分解成細小粒子,並散佈於空氣中,再與空氣中的水分結合後,轉成雨水降下來,最後流入河流、湖泊、海洋或者是滲透至地下水,最後最後可能被我們喝下肚。

換句話說,當塑膠微粒和水分子結合後,會再化成雨水降回地面,形成「塑膠雨」,因此便能解釋為何許多沒有人類的生態環境都會發現塑膠粒子。不過,最令人震驚的是,科學家曾證實,海洋中只找到1%的塑膠,仍有99%未能發現!也就是說,還有更多塑膠垃圾可能已經落入海洋生物的肚裡或者被堆埋在土壤裡。

另外,許多專家也不斷在探討一個嚴肅的問題,就是「地球的塑膠能否全部移除掉呢?」如果可以,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做到?

對此,伯明罕大學教授克勞斯(Stefan Krause)表示:「可能是好幾個世紀之後了!但最起碼,我們現在知道吸入塑膠不是件好事,所以大家應該省思並減少使用塑膠。」

目前科學家雖然尚未證實吸入塑膠對健康的影響,但是若哪一天連吐出來的二氧化碳中也含有塑膠粒子的話,那可能代表著人類在也沒有回頭路可以挽救了吧!

文字編輯│Chloe  核稿編輯│德克斯特  圖片來源│網路開放資源
本文由科學最前線原創撰稿,勿任意轉載
合作提案請私訊 科學最前線

Tags: 塑膠微粒塑膠雨科學實驗科學最前線
Share9290ShareTweet684Share273
Previous Post

肺腑之災!|美研究:長期處於空氣污染=29年每日抽一包煙

Next Post

合理幼稚!|幼稚男人有藉口了~研究證實:男性40歲過後才會比較成熟

相關文章

保護海洋資源吧!抱卵母蟹8/1日起禁捕五個月 網友:放生吧,讓牠們母子好好生活

保護海洋資源吧!抱卵母蟹8/1日起禁捕五個月 網友:放生吧,讓牠們母子好好生活

by 德克斯特
2022-08-01
0

除了我們日常的生活需要重視環保的議題,保...

無骨、無腦也無心!被果凍般軟Q可愛的水母攻擊後怎麼辦?

無骨、無腦也無心!被果凍般軟Q可愛的水母攻擊後怎麼辦?

by 德克斯特
2022-07-18
0

美麗又危險的水母,看似可愛無害,其實十分...

疫情

疫情反讓地球「變乾淨」?|NASA科學家:前所未見!看到了新希望

by Dion
2021-11-18
0

從2019年至今的COVID-19疫情具...

Next Post
成熟

合理幼稚!|幼稚男人有藉口了~研究證實:男性40歲過後才會比較成熟

恐音症

聽到咀嚼聲會暴怒|受不了那些聲音!「恐音症」男4年沒跟家人相處

視障者

你是我的眼!|「Be My Eyes」 APP讓視障者能「遠端接受協助」!

粉絲專頁

科學最前線

COPYRIGHT © 2020,LAIA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科學

  •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版權回報

粉絲專頁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做實驗
    • 動物實驗
    • 科學實驗
    • 心理學實驗
  • 科技:發明
    • 醫學科技
    • 最新技術
  • 地球:自然
  • 奇聞發現
    • 社會人文
    • 生物驚奇
    • 奇奇怪怪
    • 歷史發現
    • 飲食新知

COPYRIGHT © 2020,LA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