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MH370客機離奇失蹤,謎團至今仍待解開;航空專家蘭格韋什(William Langewiesche)最近在美國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上發表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事發時MH370機長沙哈(Zaharie Ahmad Shah)故意飛到4萬呎(約1.2萬米)高空,導致機艙迅速減壓,238名無辜乘客及機組人員在飛機墜海前逐漸缺氧死亡,而沙哈的情緒狀況可能是這場悲劇的原因之一。
俯衝落海致完全解體
報告稱,沙哈性格孤僻,蓄意殺害機上238名乘客及機組人員,他手動駕駛該架波音777客機使其偏離航道,待飛到印度洋上空後耗盡燃料,可能故意機頭向下俯衝落海撞擊水面,導致客機完全解體。
根據飛行及雷達數據,MH370在當年3月9日淩晨約1時仍如常沿預定航線自吉隆坡飛往北京,沙哈在1時01分用無線電通知,客機正在3.5萬呎高度穩定飛行,在1時08分飛離馬來西亞領空再重覆此訊息。
凌晨1時19分,客機接近越南空中交通管轄區的一個航點,吉隆坡中心管制員以無線電向沙哈說「晚安」,他回覆後飛機就從此失去聯絡。不久後雷達數據顯示,飛機急轉彎偏離航道,最後從雷達上消失。專家指出,在自動駕駛模式下,飛機不可能出現如此劇烈的轉彎,因此只可能是手動駕駛造成。
幾分鐘內喪失行為能力
蘭威奇認為,最有可能的推論是,沙哈在這段時間內殺死副機長,完全掌握飛機主導權後就使機艙減壓,將機上所有人殺死;電子工程師艾克斯納(Mike Exner)更推論,沙哈將飛機急速爬升至4萬呎高空以加快減壓過程。
蘭威奇稱:「故意減壓是最有效,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令可能出現騷動的乘客保持秩序,並使機艙在未來幾個小時內繼續穩定飛行。除非氧氣罩突然掉下或機組人員使用類似的攜帶式設備,否則不會有人察覺機艙正在被減壓。」
蘭威奇指出:「氧氣罩在飛機緊急下降至1.3萬呎以下的情況無法維持15分鐘,它們在4萬呎高空完全沒有用。機艙內乘客會在幾分鐘內喪失行為能力、失去知覺,且在未出現任何窒息或喘氣的情況下慢慢死去。」
妻知悉曾與空姐出軌
沙哈一名同樣身為波音777機師的好友匿名向《大西洋》透露,雖然他不願相信報告的結論,但也很可能是沙哈將當時正進行最後一次飛行訓練的副機長哈米德(Fariq Hamid)騙離駕駛艙,「沙哈是考官,只要他說一聲『去機艙檢查一下』,哈米德就會出去。」
然而,專家及沙哈的友人都無法解釋其「自殺」動機,同事指出,沙哈混亂的感情生活和脆弱心理狀態很可能是原因之一,「沙哈的婚姻很失敗,他曾經和一些空姐睡過,但那又如何?我們都試過,但他的妻子知道這件事」,而沙哈的情緒狀況也可能是導致悲劇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facebook@MH370 MH370 Families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熱話」,嚴禁二次轉載。
合作提案請私訊 科學最前線 粉絲團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