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臉」這個貶義詞,通常被拿來形容厚臉皮、不看場合說話或恣意妄為的人。不過,後來透過心理學界大量的觀察分析後,發現生活中那些普遍不要臉的人,其心理反而更健康!由於外向的人格特質使他們不在乎他人的眼光,熱衷於做自己,而且對於負面情緒總是有話直說、絕不壓抑在心裡面,這也是不要臉的人對生活能夠感到越滿意的原因。
首先,大家可以先來了解一下「不要臉」的人都是什麼樣的人格特質,依據人格測驗的結果,這種人具有較高的「外傾性」,也就是所謂的「外向型人格」。他們總是傾向表達自我的真實想法及感受,從不太在乎旁人的眼光,即使有時行為顯得不合時宜,但他們依然選擇做自己。
然而,與之相反的就是那些性格上較「內向」的人,他們很容易在意周圍人們的眼光和感受,所以常常壓抑自己的想法,盡量選擇較為保守的大路以防出現冒失的舉動。
由於不要臉的人普遍都是外向型人格,因此他們也具備了更好的情緒表達能力。例如,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時,他們會選擇直截了當的說出來,並且讓對方清楚他的想法和感受,進而達成自我的需求。因此,對這些不要臉的人來說,他們常常是心直口快且習慣對抱怨一吐為快,所以自然不容易被負面的情緒困擾,也不會把壞情緒一直壓抑在心中,讓自己陷入糾結。
而且根據心理諮詢的經驗指出,那些經常感到焦慮、抑鬱情緒的個體來說,他們就是極度缺乏這種「不要臉」的性格。
舉例來說,當我們與某個同事發生了摩擦,那些愛面子的人總是會盡量忍下自己心中的怒氣,認為與對方爭論是很丟臉的行為,即便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他們寧可選擇壓抑下來、自我消化,也不會直接指出對方的錯誤。
可是,不要臉的人才不會考慮那麼多,他們總是有話直說,只要一口怨氣、怒氣可以發洩出來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所以,統計數據結果就發現,那些不要臉的人,對生活的滿意度更高,同時還能降低的患上心臟病、胃腸疾病等機率。
其實,這之中有一個相當大的人生智慧存在,根據心理學原理來解釋的話,就是當你壓抑了自己而不去攻擊他人的時候,那麼心中的憤怒就會轉向為攻擊你自己。具體來說,當遭遇了負面事件時,我們所產生的憤怒、悲傷等情緒如果沒有適當地表達出來,或者也沒有將自我的想法向對方溝通,而是選擇壓抑在心裡,就會轉變成傷害自己的利器。
而且,那些負面感受並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反而會消耗到了我們自己的身上,造成心理或精神上的危害,可能也會在事後不斷地被勾起回憶、反芻,而讓內心感到極其痛苦,使心理健康的狀況越來越差,更讓我們沉浸在負面的情緒之中,這也是許多後來患有精神性疾病的人常見的肇因。
總歸來說,不要臉的人由於不會經常壓抑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更願意表達出來,因此不會被內化的負面情緒所攻擊,所以說,這是他們心理更加健康的原因。
圖片來源:網路開放資源
本文由科學最前線原創撰稿,勿任意轉載
合作提案請私訊 科學最前線 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