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最前線
我要投稿
  • 做實驗
    • 動物實驗
    • 科學實驗
    • 心理學實驗
  • 科技:發明
    • 醫學科技
    • 最新技術
  • 地球:自然
  • 奇聞發現
    • 社會人文
    • 生物驚奇
    • 奇奇怪怪
    • 歷史發現
    • 飲食新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科學最前線
  • 做實驗
    • 動物實驗
    • 科學實驗
    • 心理學實驗
  • 科技:發明
    • 醫學科技
    • 最新技術
  • 地球:自然
  • 奇聞發現
    • 社會人文
    • 生物驚奇
    • 奇奇怪怪
    • 歷史發現
    • 飲食新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科學最前線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奇聞發現 社會人文

校正回歸到底是什麼?|繼「人與人的連結」熱門詞,台大獸醫系女星:醫界常見!

by Lively
2021-05-24
in 社會人文
校正回歸到底是什麼?|繼「人與人的連結」熱門詞,台大獸醫系女星:醫界常見!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45
SHARES
283
VIEWS
FacebookLINETwitterGoogle

國內連續數日出現「校正回歸」個案,引發網路上正反兩面的聲浪,雖然指揮中心堅持強調,利用校正回歸公布個案數,才能真實反應疫情狀況,但網友們還是對突然暴增的數據深感懷疑,認為這是政府刻意隱藏事實、無能掩蓋缺失的「政黨陰謀論」!

過往一週,本土病例暴增已讓台灣人民人心惶惶,但在5/22記者會上突然出現「校正回歸」新詞後,更是引起民眾不滿與恐慌。即便中央指揮官陳時中解釋,這只是通報程序複雜加上近日廣設篩檢站造成的誤差,目前已修正並調整,但網友並不買單,直言:本土病例新增321例,再加上前幾日未被納入的「400例校正回歸數」,就是721例!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PTT上還掀起了一波論戰,網友紛紛留言吐槽:「就是蓋牌,沒什麼好說」、「乾脆二十年後校正回歸,也可以天天掛零」、「我不信國外統計案例有校正回歸這種事」、「感覺數字隨時可調可控」、「陳時中的意思是,扣打留到下周五」。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曾就讀台大獸醫碩士的女星蔡沐妍在臉書發文駁斥,檢驗能量塞車在醫界實屬常見。過往檢驗器材有規格上的差別,常見的機器「工作10小時的話也只能消化360個檢體」,加上過往台灣疫情未爆,不會有單位花費高預算去添購單價極高的檢驗器材,因此「突然被殺個措手不及也是可以理解的」,請網友們不要瞎起鬨!

不少報導也指出,過往在各國也有出現過「校正回歸」的疑慮,造成這類因素多半是檢驗能量不足或行政上通報塞車,有些地區最長時間差甚至能到8天,因此波士頓大學的福克斯(Matthew Fox)建議:除了關注確診數據,還必須觀測「陽性率(陽性人數占檢驗人數比例)與死亡人數」,以這三大指標為主才能正確評斷疫情走向。

圖片來源:Facebook@柯文哲

但考量到台灣狀況和各國不同,加上醫療資源真的有限,這些專業往往不是旁觀者可以懂的,因此在疫情危機的當下,還是呼籲大家:不濫用醫療資源、沒事少出門、做足防疫措施,共同敵擋疫情才是我們最能做的事。

文字編輯:Lively
| 核稿編輯:Zoe
  • 文字編輯:Lively
  • |核稿編輯:Zoe
文章由科學最前線整理製作,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老實人比較不容易外遇?專家:這是一種「外遇迷思」,背後通常隱藏著各式各樣的動機
爸媽的體重也很重要!研究:寶寶的大腦發展,其實從出生前就開始了!
聽某嘴真的大富貴?實驗結果顯示:老公太聽話,最後關係只會兩敗俱傷

【誠徵專欄作家】你喜歡寫作嗎?你擅長用文字觸動人心嗎?《科學最前線》邀請對寫作充滿熱情,正經營個人粉絲團或部落格的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歡迎來信投稿科學實驗、生物驚奇、奇聞發現主題文章,並於文末附上100字內的作者自介。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科學最前線》FB專頁,快點把握機會點我投稿吧!

Tags: 校正回歸疫情科學科學最前線蔡沐妍
Share18ShareTweet11Share5
Previous Post

寶石蜘蛛|身上貼著「彩繪玻璃」的最美蜘蛛 亮片超閃耀彷彿童話生物

Next Post

所有疫苗近100%防重症|美疫苗來台有希望?AIT副處長:把台灣優先地位提高!

相關文章

聽某嘴真的大富貴?實驗結果顯示:老公太聽話,最後關係只會兩敗俱傷

老實人比較不容易外遇?專家:這是一種「外遇迷思」,背後通常隱藏著各式各樣的動機

by 德克斯特
2024-05-02
0

在探索人心深處的秘密與複雜性時,有沒有想...

爸媽的體重也很重要!研究:寶寶的大腦發展,其實從出生前就開始了!

爸媽的體重也很重要!研究:寶寶的大腦發展,其實從出生前就開始了!

by Joyce
2023-03-10
0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

聽某嘴真的大富貴?實驗結果顯示:老公太聽話,最後關係只會兩敗俱傷

聽某嘴真的大富貴?實驗結果顯示:老公太聽話,最後關係只會兩敗俱傷

by 德克斯特
2023-01-11
0

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日前進行婚姻中的關係研...

Next Post
所有疫苗近100%防重症|美疫苗來台有希望?AIT副處長:把台灣優先地位提高!

所有疫苗近100%防重症|美疫苗來台有希望?AIT副處長:把台灣優先地位提高!

免費線上學習懶人包|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14,在家停課不停學「這裡看」!

免費線上學習懶人包|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14,在家停課不停學「這裡看」!

何謂「達克效應」|疫情危機仍不戴口罩?可能與「蠢到不知道自己很蠢」有關!

何謂「達克效應」|疫情危機仍不戴口罩?可能與「蠢到不知道自己很蠢」有關!

粉絲專頁

科學最前線

COPYRIGHT © 2020,LAIA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科學

  •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版權回報

粉絲專頁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做實驗
    • 動物實驗
    • 科學實驗
    • 心理學實驗
  • 科技:發明
    • 醫學科技
    • 最新技術
  • 地球:自然
  • 奇聞發現
    • 社會人文
    • 生物驚奇
    • 奇奇怪怪
    • 歷史發現
    • 飲食新知

COPYRIGHT © 2020,LAIA ALL RIGHTS RESERVED.